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家; > 家長學校

              你是否已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發(fā)布時間: 2007-11-08 14:47:35 來源: 圖文: 審核:管理員
              1、已成為孩子不可企及的。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一個指手劃腳的長者。自認為自己讀了兩天書,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境界,在孩子面前賣弄,結果,讓孩子感覺到不能達到父母的那種境界,而產生自卑。老子過的橋比你小子走的路多,老子吃的鹽比你小子吃的飯多,哀哉。這種做法,其實也不是家長故意的,而都是在無意中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常常說要“慎言”,就是指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說法,可不是說著玩的。

              清風寄語:真正的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長,既不會超越孩子太多,也不會被孩子拉下太遠。

                  2、不是孩子最熱愛的。這個話題不能深談,會傷及不少人的自尊。這個存在的范圍多數在我們這些廣大的農村。我做過問卷調查,父母和老師,誰在你的心目中比重大些?如果作文題是在父母和老師中選一個來寫,你會選誰?。答案,不言自明。做孩子最熱愛的人,其實也很簡單,不要在孩子面前復雜,我們都是簡單的人,在孩子面前更要簡單,與他們的思想發(fā)育同步,讓他知道你不僅愛他,更重要是能讓孩子從你的身上,看到書本上寫的那些父母的優(yōu)點,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心目中的那個理想。

              清風寄語:做正直的人,不背后說老師壞話(即使就是那個老師做了壞事,自有教育管理者甚至法律法規(guī)來處置。),不在老師面前充老大,平等待人,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3、做孩子的輔導老師。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教師要面對那么多孩子,對我的孩子,肯定沒有那么細心和耐心了,那么好,孩子放學回家,我做孩子的輔導老師總可以吧。其實不妥。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雖然我們眾家長知識文化程度高,輔導孩子綽綽有余,但知識的連貫性、知識的前后照應、知識分析的切入點,不是我們每個家長都能了然于心,即使這個家長就是一個老師,你也只是對你自己所任教的學科熟悉,但是,對于那些不是自己任教的學科,清風不敢枉加評議。你能做到,但,你卻不一定了解這整個系統(tǒng)。

              清風寄語:遇到孩子有學習上的困難,一是通過孩子的同學解決,一是加強同老師的溝通,F在教育管理部門禁止教師家訪,所以,只有家長多主動和老師通通電話。

                  4、“我家孩子就是和誰誰一起玩,成績下滑了!闭_看待子的朋友,力爭了解孩子朋友的點點滴滴。不少家長以為,孩子的朋友都是一些小孩子了,我們做“大人”的,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玩,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這種說法,清風本人沒有反對過,但是,放手,不等于放縱,對孩子的玩樂環(huán)境,我們做家長的也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孩子的朋友,我們要了解清楚這個些孩子的點點滴滴,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對孩子的成長的點滴了然于心。不能等到結果出來,怨天怨地,把責任往別人的身上推。這一點,造成的另一個惡果就是容易培養(yǎng)出不負責任的孩子。

              清風寄語:在意孩子的朋友,最好能準確說出孩子所有朋友的名字。 

                  5、“來,兒子,你看誰誰誰如何如何!”“來,寶貝,你看這一段寫的多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生活中的榜樣,無所不在,但這種把榜樣直接推到孩子面前、或是把某種教育理念教育理論讓孩子陪自己一起閱讀的做法,生活中,并不少見。每個孩子都自有一套成功的經歷,不可能照抄照搬。最可笑的就是有些家長,聽說了蘇霍姆林斯基,就把蘇搬回家和孩子一起讀,聽說了艾賓浩斯,就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錯,這些都是理論,學習理論的目的,是指導我們做家長的去實踐,孩子們學這些理論有何意義?和孩子一起讀這些大的教育論著的最大失誤就是讓孩子發(fā)現了老師和父母的 不足,而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影響至關重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父母和教師亦是如此,但教師只是教師,父母只是父母,不是教育家,雖然,我們對老師,都有希望他成為教育家的期待;對父母,有讓他培養(yǎng)出愛迪生的期望,但這極個別的例子,并非是我們成功的教育經驗,更不可能人人都去模仿。所以,與其讓孩子跟著自己去崇拜教育家,不如讓孩子崇拜自己,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清風寄語:家長的素養(yǎng),是在一點一滴的生活中,而不是把大理論大觀念放在嘴上就能體現你的境界非同一般。

                  6、讓孩子活在童話中。圣誕節(jié)到了,女兒早上起來,發(fā)現帽子里沒有她想要的禮物,孩子一天都不高興。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也不是我們做家長想要的,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除了美好,也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誠然,對孩子的愛的度的把握,確實是一個不好把握的尺度。今天上午上班時間還在和同事聊做家長的累,在孩子面前一個樣,在世人面前一個樣,這樣的兩面角色,也不知道對孩子是好還是壞,但清風這個榆木腦袋,想到哪兒就在哪兒,反正感覺不能讓孩子活在童話里太久,偶爾給孩子一個驚喜,但驚喜過后,一定得對孩子說,寶貝,這些不是永遠的現實,現實里,沒有童話。

              清風寄語:適當的挫折,會鍛煉孩子的耐心和韌性,童話和現實兼顧。

                  7、“給我好好讀,不然,當心我揍你。”讀書,是為了什么,清風專門寫過一篇《為什么讀書》這里就不多羅嗦了。

              清風寄語:讀書,是為了提高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加孩子參與社會實踐的信心,是為了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是為了終身學習的需要。

              后記:

                  由于清風二十余年來,一直從事農村的初等教育,接觸的,也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農民,有感于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所出現的偏差,清風所點的這些情形,對城里的父母來說,大都不是廣泛存在的,因為清風也有眾多的城里的家長朋友。

                  怎么做一個家長,怎么做一個好家長,確實是擺在廣大農村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們的父母面前的一個很具體的問題。本學期,幾個具體的事件,對清風觸動很大:

                  ①、一個孩子三天沒來學校,家長跑來學校教訓老師:“我孩子三天都沒來上學了,你咋就不曉得給我打個電話!

                  ②、一個女孩因幾次徹夜不歸,班主任將父母叫到學校,孩子的父親當著全辦公室的教師面訓孩子:“你 ,你以后就是做坐臺小姐,老子都不管你,你給老子丟盡臉面了。” 

                  ③、七八個孩子因晚上外出到網吧包夜,校方找來家長,家長來后對孩子說:“行,比老子強,還會玩電腦。你說天也要將初中混完,然后,老子送你學電腦去!

                  ④、孩子在學校犯了錯,一直在外打工的父母千里迢迢地趕回,一頓暴打:“老子拼死拼活地在外面給你們姊妹掙錢,供你們讀書,你看看你們都讀了些啥!給老子好好讀,不然,老子不打瘸你的腿!

                  ⑤、孩子因為馬虎,把加法看成減法了,結果,就在孩子面前說,你怎么老是這樣,最重要的是用了一個很不恰當的字“老”,讓孩子感覺自己就是無藥可救的感覺。慢慢的,會養(yǎng)成自卑的毛病。

                  ⑥、孩子要參加重要的考試了,一再告誡孩子:“別緊張,別緊張。”其實,孩子自己本來沒有緊張,反而會因為你一二再,再二三地告誡,變得緊張起來。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暗示,你告訴孩子別緊張,暗含著孩子已在緊張。

              聯系電話:0562-7117885 郵編:244031
              地址: 銅陵市銅官區(qū)獅子山北路銅霞新村集體1號
              安徽省銅陵市第五中學 版權所有2019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07502851號皖公網安備 34070302000037號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