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麓合韻 | 池州市東至一中領導及教師蒞臨銅陵五中參觀交流
發(fā)布時間: 2024-05-20 09:29:34
來源: 教科室
圖文:教科室
審核:呂建國
初夏繁蔭迎遠客,綠荷初露展新顏。為增進校際交流,實現(xiàn)教育教學管理經(jīng)驗與智慧交融,推動學校共同發(fā)展,5月17日下午,池州市東至一中副校長許國榮一行蒞臨銅陵五中參觀交流。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張尤俊,校黨總支委員、副校長汪鶴來,校黨總支委員、副校長呂建國,校黨總支委員、工會主席瞿大寨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陪同參觀交流。
在校文化辦盛麗老師的講解下,東至一中領導及老師們參觀了學校電子產(chǎn)品管理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墻、“旌德育才”紀念牌、“彰賢培英”展示欄、神秀石韻、燕回樓、雁歸樓、雅望小驛、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獅麓名師公益課堂、學生公寓、美饌閣、學生食堂、教學樓、逸夫樓、科學館等地。
銅陵五中在學生電子產(chǎn)品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舉措吸引了眾多領導、老師們駐足觀摩。“旌德育才”紀念牌、“彰賢培英”展示欄等地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還對成立校名師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學校青年教師成長的做法贊嘆不已!
銅陵五中干凈整潔的校園、錯落有致的樓閣、獨具匠心的規(guī)劃、精致的布局,處處散發(fā)著生機與活力!走進五中,猶如走進一座精美的園林,一草一木皆靈動,一磚一瓦皆含韻,讓人陶醉其中!
參觀校園后,全體人員移步綜合樓四樓會議室召開經(jīng)驗交流會。張尤俊首先對東至一中領導及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銅陵五中的辦學情況,重點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獅麓文化建設以及近年來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等。許國榮代表東至一中對銅陵五中的熱情接待和經(jīng)驗分享表示感謝。他表示,銅陵五中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精致的校容校貌、濃厚的文化氛圍給東至一中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校處處彰顯著“做精致教育,辦特色強校”的氣息,值得借鑒學習!交流會上,雙方領導及老師還就教育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分享了彼此的經(jīng)驗和心得!
交流會后,東至一中英語和生物教研組老師深入五中課堂,分別觀摩楊翠、江嘉琪老師的英語展示課和程萌慧老師的生物展示課。
高一年級楊翠老師教授的內(nèi)容是譯林版必修第三冊第二單元的《natural disasters》。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楊老師通過圖片呈現(xiàn)完成自然災害生詞教學并復習了新聞報道結構。在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她帶領學生完成以下任務:明確新聞報道結構以及內(nèi)容、了解新聞報道的語言特色以及自然災害來臨時應對舉措。在產(chǎn)出環(huán)節(jié)中,她強調(diào)準備工作對于應對自然災害的重要性。防災減災日的呈現(xiàn)與開頭的導入交相呼應,雨果的名人名言進一步升華了主題。
高二年級江嘉琪老師呈現(xiàn)的是人教版必修第三冊第三單元的《diverse cultures》。江老師從引導學生討論金門大橋-舊金山的標志性建筑開始,通過短片,讓學生對舊金山形成第一印象。學生再粗略感知文本,得知文章題材并預測內(nèi)容。江老師通過設計一系列閱讀活動逐步帶領學生挖掘文章深層次的含義,最終讓學生明白A beauty of world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its people。
高一年級程萌慧老師的授課主題是《DNA的復制》。她首先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DNA是如何復制的?”進行導課。接著,她通過展示一段沃森和克里克的論文資料,引導學生從 DNA 結構特點思考 DNA 復制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然后,程老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嘗試進行“提出問題”、“做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論證”、“得出結論”這五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本次實驗,并進行演繹分析預測結果,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假說-演繹法。她借助DNA復制視頻,將微觀抽象的DNA復制過程更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DNA復制的一系列過程。最后,她通過鞏固練習和課堂小結來回顧本節(jié)新課,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框架。
課后,東至一中英語組、生物組老師分別與銅陵五中相應教研組老師開展評課研討活動。
東至一中英語組老師們對兩節(jié)英語課給予高度評價。楊老師的課以學生為主體,巧妙地將教學內(nèi)容與防災減災的意識培養(yǎng)相結合,教學中體現(xiàn)出了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江老師落落大方的教態(tài),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對教學過程細節(jié)的注重,對學生循循善誘的引導以及扎實的基本功給聽課老師們留下深刻印象!
東至一中生物組老師認為程萌慧老師的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理念新穎,通過合理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開放性思維。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討論的結果,通過視頻,將抽象的概念直觀表達,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兩校教研組教師還就雙方相關學科課程開設情況、新高考情況、師資配備情況及學生發(fā)展情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F(xiàn)場研討活動氣氛活躍,增進了教師們的了解和友誼!
教育共赴,行以致遠。此次活動強化了校際間的交流學習,拓寬了教育視野,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為今后兩校的進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銅五奮進,同行有我”,銅陵五中將不斷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


銅陵五中干凈整潔的校園、錯落有致的樓閣、獨具匠心的規(guī)劃、精致的布局,處處散發(fā)著生機與活力!走進五中,猶如走進一座精美的園林,一草一木皆靈動,一磚一瓦皆含韻,讓人陶醉其中!


高一年級楊翠老師教授的內(nèi)容是譯林版必修第三冊第二單元的《natural disasters》。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楊老師通過圖片呈現(xiàn)完成自然災害生詞教學并復習了新聞報道結構。在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她帶領學生完成以下任務:明確新聞報道結構以及內(nèi)容、了解新聞報道的語言特色以及自然災害來臨時應對舉措。在產(chǎn)出環(huán)節(jié)中,她強調(diào)準備工作對于應對自然災害的重要性。防災減災日的呈現(xiàn)與開頭的導入交相呼應,雨果的名人名言進一步升華了主題。
高二年級江嘉琪老師呈現(xiàn)的是人教版必修第三冊第三單元的《diverse cultures》。江老師從引導學生討論金門大橋-舊金山的標志性建筑開始,通過短片,讓學生對舊金山形成第一印象。學生再粗略感知文本,得知文章題材并預測內(nèi)容。江老師通過設計一系列閱讀活動逐步帶領學生挖掘文章深層次的含義,最終讓學生明白A beauty of world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its people。
高一年級程萌慧老師的授課主題是《DNA的復制》。她首先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DNA是如何復制的?”進行導課。接著,她通過展示一段沃森和克里克的論文資料,引導學生從 DNA 結構特點思考 DNA 復制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然后,程老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嘗試進行“提出問題”、“做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論證”、“得出結論”這五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本次實驗,并進行演繹分析預測結果,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假說-演繹法。她借助DNA復制視頻,將微觀抽象的DNA復制過程更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DNA復制的一系列過程。最后,她通過鞏固練習和課堂小結來回顧本節(jié)新課,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框架。
課后,東至一中英語組、生物組老師分別與銅陵五中相應教研組老師開展評課研討活動。


兩校教研組教師還就雙方相關學科課程開設情況、新高考情況、師資配備情況及學生發(fā)展情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F(xiàn)場研討活動氣氛活躍,增進了教師們的了解和友誼!
教育共赴,行以致遠。此次活動強化了校際間的交流學習,拓寬了教育視野,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為今后兩校的進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銅五奮進,同行有我”,銅陵五中將不斷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