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麓礪教丨銅陵五中開展語文學科新入職教師展示課研討交流活動(2024年10月)
人道“師者如光,微以致遠”。教師要向一束光照亮前路,必要耐心打磨,堅毅篤行,而公開課不斷地展示磨練更能為剛走上講臺的新進教師帶來極強的教學認知和塑造。為提高新教師的教學能力,幫助新入職教師更快成長,我校語文組于2024年10月23日在科學館四樓錄播室開展新任教師公開課教學展示活動。
第一節(jié)課由高107班鄭秀文老師授課。鄭老師從《故都的秋》的五幅秋景圖賞析入手,結合知人論世的文章分析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郁達夫筆下具有“清、靜、悲涼”特點的獨特秋天。剛上講臺的她雖緊張但語氣溫和,教態(tài)自然,與學生互動既親切又讓學生準確掌握賞析散文應有的審美方式,深受學生好評。
第二節(jié)課高204班袁野老師以《春江花月夜》為授課內容展開。張若虛的作品篇幅和難度在詩歌賞析中一直是學生的痛點和難點。袁老師巧用飛花令的方式引入“月”的意象,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詩歌中不同的意象在抒情達意時需要從意象本身和意境塑造方面入手分析和評價,加深了學生對詩歌本身內容的理解。
課后全體老師圍繞兩位老師的公開課表現(xiàn)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開景妹老師認為,新教師的教學展示在課程節(jié)奏的把握以及學生觀點適度評價方面做的比較到位,建議教學活動設計再新穎一些;陶曉娟老師指出,袁野老師在課堂使用飛花令的方式比較獨特,建議在教學設計時做好課前預習學案的安排,以便活動展開時更好互動銜接。
吳成兵老師說,兩位老師的教學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異,做到了公開課區(qū)別于平時課堂上課,注重了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課堂的完整性,建議多思考各活動環(huán)節(jié)間的連接方式,總體而言,兩節(jié)課瑕不掩瑜,教學有得有失也是常態(tài),希望兩位老師今后多練多思,悟練結合。
教師個人成長路徑是多樣的,但都離不開個人的自主學習和敢于展示的決心,也離不開團隊的合作,汲取他人的教育智慧,才能不畏前路,方能致遠。